信誉的电子游戏排行榜
会员登录
登录
留言提交

预防盆底松弛,从生活细节做起

文章附图



    mr 8d4a24c22a87f7

盆底松弛是我们大众一般的称呼,临床上这类疾病称为盆底功能障碍(pelvicfloordysfunction,PFD),又称盆底缺陷(pelvicfloordefects)或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,进而盆腔脏器移位,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。

包括盆底器官脱垂(子宫脱垂、阴道前后壁脱垂)和下尿路功能障碍(压力尿失禁、急迫尿失禁、混合尿失禁和尿频尿急综合症)。

脱垂的患者轻症一般无不适。重者自述阴道内有肿物脱出,伴腰酸、下坠感。阴道脱出肿物在休息时小,站立过久或活动过度时增大。

重症子宫脱垂可牵拉子宫韧带,盆腔充血,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,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,卧床休息则症状减轻。

重症子宫脱垂常伴有排便排尿困难、便秘,残余尿增加,部分患者可发生压力性尿失禁。但随着膨出的加重,其压力性尿失禁可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排尿困难,甚至需要手助压迫阴道前壁帮助排尿,易并发尿路感染。外阴肿物脱出后经卧床休息,有的能自行回缩,有的患者经手也不能还纳。暴露在外的宫颈和阴道黏膜长期与衣裤摩擦,可致宫颈和阴道壁发生溃疡而出血,如感染则有脓性分泌物。 尿失禁则表现腹压增加下不自主溢尿是最典型的症状,而尿急、尿频,急迫尿失禁和排尿后膀胱区胀满感亦是常见的症状。80%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伴有膀胱膨出。

导致盆底松弛的原因有:

1、妊娠:妊娠过程中,随着子宫的增大对周围的盆腔筋膜、韧带和肌肉产生牵拉分娩而被削弱其支撑力量,分娩过程特别是产钳或胎吸下困难的阴道分娩,盆腔筋膜、韧带和肌肉可能因过度牵拉加重损伤。若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,特别是重体力劳动,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,导致未复旧的子宫有不同程度下移。

2、慢性咳嗽、腹水、频繁地举重或便秘而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,可导致子宫脱垂。肥胖,尤其是腹型肥胖,也可致腹压增加导致子宫脱垂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特别是绝经后出现的支持结构的萎缩,在盆底松弛的发生或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。

3、医源性原因包括没有充分纠正手术时所造成的盆腔支持结构的缺损。

本病的预防更重于治疗,提高助产技术,加强产后体操锻炼,避免产后重体力劳动,积极预防和治疗使腹压增加的疾病有重要意义。

分娩过程中在于接生人员应正确处理分娩过程,及时发现和仔细修补产道与骨盆底组织的裂伤;产妇本人应注意产时和产褥期卫生。

分娩时,产妇一定要做到不过早和不过度用力下迸。分娩后,应充份休息,经常改变卧姿,注意营养,体质虚弱的更要注意调理,积极进行体操运动以锻炼骨盆底肌肉及腹壁肌肉,避免过早和过度操持家务与体力劳动。

产后尽早进行盆底肌肉锻炼,方法患者做收紧肛门及阴道的动作,每次收紧5 ~ 10 秒,间隔5 ~ 10 秒重复上述动作,连续做15 ~ 30 min,每日2 ~ 3 次,可以各种体位进行锻炼,4 ~6周为1 个疗程。

在医院生物反馈法治疗更能指导产妇正确的锻炼盆底肌肉,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,将其探头置入阴道或直肠内,以检测盆底肌肉电信号活动,并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和治疗者,使患者根据这些信号训练,学会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,而治疗者可通过反馈的信息找到正确的锻炼方法。治疗一般在产后42天开始。

有尿失禁表现的产妇可以加用电刺激治疗方法,电刺激技术是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生物电兴奋的治疗。

通过放置在阴道内的电极传递不同强度的电流,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,使盆底肌肉收缩强度和弹性增强,同时可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,使尿失禁得到部分或完全控制。

年龄大的患者轻症仍然可以进行盆底肌肉锻炼、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,避免重体力和增加腹压的活动,积极减肥和治疗慢性咳嗽及习惯性便秘。如果阴道或子宫脱出了阴道口,或症状加重那还是要尽早到医院检查诊断,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。


会员登录
登录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